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吃金拱门肉饼,果然还是要喝蝌蚪啃蜡

发布时间:2017-10-31 14:05:28 来源:谈资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吃金拱门肉饼,果然还是要喝蝌蚪啃蜡 张爱玲在中学的时候,曾给《大美晚报》投稿过一张漫画,得了五块钱的稿费,她转身就去百货商场买了一只丹祺唇膏,作为给自己的奖励。丹琪唇膏原名是Tangee,来自美国,是上世纪40年代前后全世界最流行

  原标题:吃金拱门肉饼,果然还是要喝蝌蚪啃蜡

  张爱玲在中学的时候,曾给《大美晚报》投稿过一张漫画,得了五块钱的稿费,她转身就去百货商场买了一只丹祺唇膏,作为给自己的奖励。丹琪唇膏原名是Tangee,来自美国,是上世纪40年代前后全世界最流行的口红,变色唇膏的鼻祖,在引进中国后,直接音译成了“丹琪”的名字。它在民国报刊上做的广告,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特点“用后唇色立变……着水不退……”。

  作为一个口红10级爱好者,张爱玲从中学开始就跟口红结缘了。她本人也给外国口红取过名字,现在商场里随处可见的好莱坞彩妆品牌Max Factor,被翻译为蜜丝佛陀,这个极具禅意的中文名字,就是张爱玲取的。

  不过要说到给外国口红取中文名字,李白老师也很有发言权。

  1996年进入中国的彩妆品牌Revlon,就取用李白的《清平调》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露华浓”,作为自己的中文译名。被台湾翻译为“浮生若梦”的Make Up For Ever,也出自李白的诗词,《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外国人迷之喜欢用创始人的名字作商品名字,比如Max Factor,比如最近又因为改名风波火了一把的McDonald’s(麦当劳)。然而中国人却执念于有吉祥意味的店名,来预示个好兆头,仿佛买个东西都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所以当外国品牌在进入中国的时候,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取一个优秀的中文名字。既要讨好本地受众,又要彰显自己的商品特点,这是个大工程,不能马虎。

  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解放路光华楼开张。作为肯德基之后进驻中国的第二家外国快餐品牌,麦当劳吸取了肯德基一开始没取中文名字的教训,给自己取了一个亲切活泼,且与英文发音相近的名字。这间麦当劳的开张,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刚开店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作为品牌吉祥物的麦当劳小丑雕像就端坐在光华楼楼顶上,看着楼下围绕光华楼排了10多圈的人群。

  那时候,吃麦当劳还属于时髦的高消费,是犹如现在吃法餐一般,有着某种仪式感的活动。人们拿到汉堡后,先小心翼翼地刮掉那层芝士,然后吃掉三块牛肉饼,接着是生菜,最后就着一杯500毫升的可乐,吃完上下两片面包。

  27年后的今天,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更接地气,麦当劳把它在中国的公司名称改成了“金拱门”。

  但是如果你要嘲笑它土,那它的联盟基友可口可乐可能会不服。毕竟Coca Cola在1927年刚到中国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土,且拗口的名字——蝌蚪啃蜡。

  蝌蚪啃蜡大概是源于民间的戏称,国人第一次喝到这种味道清奇古怪的饮料,把它跟蝌蚪和蜡两种跟饮料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可见可乐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多不招人待见。

  直到上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拓展全球业务,他们决定从名字开始,让喝惯了糖水甜汤的中国人民,重新接受这种带气泡的棕色新型汽水。紧接着公司在英国登报,以350英镑的奖金征集Coca Cola的中文译名。

  两个月后,一个叫做“可口可乐”的名字赢得了这份大奖,取出这个名字的人,是一位旅英的学者,蒋彝。蒋彝是一位学者,也是一名作家,他在1933年到达英国后,出版过多本英国游记。他在《泰晤士报》上看到可口可乐公司征集中文译名的消息,随后便投了稿。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想出这个名字的,但至今为止,可口可乐大概是中国引入的外国品牌的译名里,最为成功的一个。不但保留了英文发音的韵律,名字也讨喜,符合中国人爱好喜庆欢乐的审美,简单明了,又朗朗上口。

  不过也有一种考证是,可口可乐名字里的“可口”说法,其实在蒋彝到达英国以前就有了。1933年以前的杂志广告里,就曾经出现过“可口汽水”和“可口露”的名字。不管怎么样,可口可乐从曾经的无人问津,到现在成为国民普及率最高的汽水,甚至影响新兴可乐品牌名字的本土化,可以说大半的功劳都要归于取译名这件事上。

  跟可口可乐一样,通过改名字逆袭的还有一个知名公司,奔驰(Benz)。上世纪80年代,奔驰汽车第一次从香港引入中国,早期曾被译为“本茨”,台湾译作“宾士”,在亦舒老师的作品里,香港人则更喜欢叫它“平治”。然而这些名字都不足以让人把它跟汽车联系在一起,甚至由于贵且稀少,还有人戏称Benz为“笨死”。直到找到“奔驰”这个贴切的译名,它才开始流行起来。能取出这种极具画面感的名字,中国文字可以说是十分博大精深了。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