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天意或人祸?十年磨一剑的PhoneX变问题机

发布时间:2017-12-02 19:21:05 来源:雷科技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天意或人祸?十年磨一剑的iPhone X 为什么会变成问题机? 一台手机被万众期待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就是像iPhone X 那样吧。在发布一年前就被广泛关注、曝光,即使售价高达一万依然热销,或许这就是iPhone 的号召力,也是iP

  原标题:天意或人祸?十年磨一剑的iPhone X 为什么会变成问题机?

  一台手机被万众期待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就是像iPhone X 那样吧。在发布一年前就被广泛关注、曝光,即使售价高达一万依然热销,或许这就是iPhone 的号召力,也是iPhone X 这款十周年纪念版手机的号召力。

  然而让消费者无语的是,iPhone X 或许是iPhone 史上少见的问题手机。让我们来数一下iPhone X 开售以来都遇到了什么幺蛾子。

  据不完全统计,iPhone X 开卖以后遇到的问题包括:1.屏幕绿线问题;2.“耳朵”故障问题;3.烧屏问题;4.边框掉漆问题;5.人脸识别故障问题等等。

  可以看到,大多数问题都是和iPhone X 的这块屏幕有关,其次是边框掉漆这些小问题。除此之外让人意外的是iPhone X 的面容识别频繁被破解,这也让面容ID收到了不少质疑。

  以品质闻名的苹果,一直以最佳自居的iPhone,本不该出现这么多关于品质的讨论。iPhone X,这台苹果呕心沥血之作,从最佳手机到问题手机,这背后经历了什么?

  1F AMOLED 的不稳定因素

  iPhone X 传出那么多问题,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和屏幕有关。iPhone X 对于苹果来说,是手机产品上的AMOLED 初尝试,对于苹果的用户来说也是AMOLED 初体验。

  其实如果你在此前玩过安卓的手机,尤其是三星的手机,就知道AMOLED 一直都是一头难以驯服的狮子。AMOLED 以低功耗、体积薄和色彩艳丽著称,但是问题也很多。

  这么多年以来,AMOLED 烧屏的毛病一直都没有解决,三星没有解决,苹果也没有。AMOLED 用久了之后屏幕上难免会出现残影,这就是所谓的“烧屏”。

  除了烧屏之外,如果你的iPhone X 遇到了阴阳屏、抹布屏(亮度不均)、小角度偏蓝等问题,也不要惊讶,因为AMOLED 一直都是这样。

(抹布屏)

  AMOLED 就是这么一款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屏幕,表现良好的时候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视觉体验,但是表现差的时候也会让人抓狂。苹果用户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AMOLED 屏幕,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经验,遇到问题后肯定率先将矛头指向苹果,认为iPhone X 问题频出。

  其实你们都错了,这真的是AMOLED 的锅。

  2F 操之过急的激进设计

  当然,苹果自身的问题也不少。为什么iPhone X 会受到这么多消费者的追捧,相比过去机型激进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过分激进的设计却害惨了苹果。

  iPhone 从iPhone 6 一路走来,直到iPhone 8,大体设计基本没有变化,手机内部的空间结构也仅是做了优化,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动。

  然而iPhone X 作为一款纪念版手机,彻底颠覆了iPhone 此前的设计,从外观到内部构造,都是重新设计的。同时还急匆匆地用上了全面屏,拿掉了指纹识别,加上了Face ID。

  如果说iPhone 6 到iPhone 8 手机的设计还停留在古代,那么iPhone X 的设计就是苹果一步从古代迈进了现代,这么大的步子,难免出问题。

  例如最近报告的iPhone X 屏幕绿线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和iPhone X 的设计操之过急有很大关系。过去三星手机的AMOLED 屏幕也曾出现过绿线问题,但是经过多代手机产品的不断优化改进,现在的三星手机基本很难再看到这些故障了。

(三星手机绿线问题见怪不怪)

  但是苹果为了尽快用上全面屏,硬生生地将iPhone X 的内部构造赶工出来,进行的配件装配测试肯定没有三星那样周全和严密,因此难免发生零件故障,导致屏幕绿线等问题出现。

  另外像“掉刘海”这样的滑稽事故也是同理,过于激进的设计让iPhone X 浑身破绽,问题频发。当然你也可以说“苹果肯定是认为设备可靠才放出来卖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苹果手机的质量已经大不如前。

  3F 新技术的阵痛

  讲完了背锅的AMOLED,苹果的不谨慎,接下来就是要讲iPhone X 问题频发的第三个原因:用了太多新技术。

  全面屏手机是新鲜玩意吗?对于手机界来说不是,但是对于苹果来说还真的是新玩意。毕竟过去苹果手机的屏占比都在百分之六十上下,最多只能算个全面屏0.5。作为第一款用上全面屏设计的手机,iPhone X 逃不掉当小白鼠的命运。

(iPhone X 的设计跳跃跨度非常大)

  产品的优化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时间好理解,而成本除了钱之外,就是要有一代又一代的产品作为铺垫。同理,小米MIX 作为第一代全面屏产品,为求极致缺点一堆,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现在发生在iPhone X 上的问题,都可以为未来的第二代iPhone 全面屏手机提供绝佳的经验参考。

  而Face ID 这样的技术,iPhone X 确实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此技术的手机,苹果没有经验可供借鉴,iPhone X 本身就是试验田。

  总而言之,贸然试用新技术固然能够吸引眼球,博取关注,但是也得冒着出故障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有得有失吧。只不过iPhone 8 这样的常规产品已经数年没有大改进,已经引起消费者的严重不满,苹果也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富贵险中求或许就是这样的意思。

  4F 媒体的夸大其词

  今天iPhone X 看似风声鹤唳,其实也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小雷(微信:leitech)也只得坦言,媒体为了传播效果,经常会把某些小问题严重化传播,说得不好听就是为了博眼球。

  在iPhone 历史上,掉漆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事,如果放在手机历史上那么就更加是轻于鸿毛。只不过掉漆的主角是iPhone,是iPhone X,所以问题才会持续发酵,引发关注。

(iPhone 5 才是掉漆重灾区)

  除非真的是质量问题,否则普通的掉漆事件简直不能再平常。君不见,现在不也没有媒体报道掉漆的事情了么?

  中国有句名言,叫“高处不胜寒”,或者“树大招风”?苹果目前就是这么个情况。 iPhone X 的关注度实在是太高了,只要有一些风吹草动, 媒体的镜头便会马上对准。在这样的围追堵截下,iPhone X 即使只要出现一点点的毛病,都会被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

  或许iPhone X 也会喊心里苦,会呼喊“我只是个普通手机啊”这样的肺腑之言吧。

  5F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还有一句话可以反映消费者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实iPhone X 并不差,可能只是还没那么好,好到能够符合那些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就是数年前,iPhone 就已经是国内外媒体公认的“最好手机”。当时的iPhone 性能强大,拍照无出其右,iOS 的流畅性更是让安卓手机望而生畏。“流畅性超越iOS”也成为了谷歌和手机厂商努力的方向,那是一个由iPhone 引领手机发展的时代。

(iPhone 5 堪称iPhone 颠覆)

  但是自从乔布斯去世,库克接管苹果后,iPhone 创新的脚步开始变得越来越缓慢,这一点从iPhone 6 到iPhone 8 的造型基本不变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苹果引以为傲的iOS 的变现也是一版本不如一版本,苹果的疲态尽显。

  因此,iPhone X 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给了苹果支持者一剂强心剂。iPhone X 是苹果自iPhone 6 后再一次设计创新,同时塞进那么多的黑科技,理应,也应该要成为iPhone 的下一个里程碑。

  实际上iPhone X 出来后,表现还是很优秀的,全新的交互,辨识度超高的设计还有数一数二的摄像头,iPhone X 依然是一台90 分以上的优秀手机。但是事实也摆在眼前,尽管iPhone X 售价去到8000 余人民币,但是和三星Note 8 真的拉不开差距。

(三星Galaxy Note 8也很棒不是吗)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果粉们翘首以盼的iPhone X 终于来了,但是却不是想象中那款十全十美的iPhone。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自然会主观地放大iPhone X 的缺点,认为这是一款问题手机。

  6F 没有完美的产品

  但是世界上,又怎么可能会有完美的东西呢?人无完人,我国历代那么先贤,穷尽一生也不过是想达到“完人”的境界,但是有谁做到了吗?没有。

  iPhone X 绝对不是一款完美的手机,而今后也不可能会出现一款完美的产品。但是作为手机而言,iPhone X 是优秀的,是对得起价格的。

  在看见iPhone X 问题频发的同时,其实还应该看到iPhone X 也给消费者带来那么多的全新体验,像手势操作,像iPhone 首块全面屏,像Face ID,这些体验在iPhone 上都是划时代的。

  小雷对消费者的建议一直都是,早买早享受,迟买享折扣。千金难买心头好,如果碰到了你喜欢的产品,那么为了心中的喜悦,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是可以忍受甚至忽视的。当我们正视iPhone X 这款产品,我们会发现,iPhone 依然是“最佳手机”的有力竞争者。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