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铁路“小慢车”,“拆”出服务情

发布时间:2017-11-26 10:34:27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你们加开的这两趟“小慢车”,既经济又方便,可解决了俺们村民出门的大难题了,俺们打心眼里感谢铁路……”11月20日,居住在吉林市前窑村的刘大爷开心地向车站工作人员说。(中国经济网11月24日) 为了服务交通不便地区的民众出行生活,许多偏远地

  “你们加开的这两趟“小慢车”,既经济又方便,可解决了俺们村民出门的大难题了,俺们打心眼里感谢铁路……”11月20日,居住在吉林市前窑村的刘大爷开心地向车站工作人员说。(中国经济网11月24日)

  为了服务交通不便地区的民众出行生活,许多偏远地区都存在着小慢车的身影。它们其中甚至有的车票依然维持着几十年前的价格,廉价的车票的确彰显了铁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铁路作为国企,就必须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国企也怕赔,在不改变为百姓服务的前提下,避免盲目的“赔本”,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的一项“拆”火车决定,为小慢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用“拆”求“合”。为了精准掌握吉林至舒兰间的客流,铁路工作人员实地摸底调查,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收集到第一手资料,针对客流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复杂分析整理,最终提出将吉林至山河屯4341/2的10辆列车分别拆成两趟列车。通过合理化的调配,推出这一满足市场需求和旅客需要新举措,在便捷旅客出行的同时,还提高了小慢车的效率,在当地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以“拆”为“搭”。拆分后,列车数量没变,车次却增加了,原本一趟的往返,如今变成了三趟往返。虽然有形的通道还是一条,但从增加的车次来看,却是无形中搭建出了更多“通道”。从早6点至18点的“全天候”服务,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无论是外出上学、打工,还是日常赶集、购物、回家,更多的车次让村民增加了与外界的联系,小慢车也为村民搭起了一条通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快车道”。

  以“拆”为“装”“小慢车的开行不仅比公路客车少花钱、省时,还提供了安全与便利”,家住舒兰往返吉林市做生意的赵先生感慨地说。偏远地区由于环境、客流、经济等多种原因,并不适合开行高铁,目前来说,开行小慢车则是最合适、最佳的选择,但这些因素是否意味着这些地区的民众就永远无法享受铁路的便捷服务呢?当然不是,小慢车速度虽然与高铁相比,除了速度之外,其他的服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笔者以为:拆”出的便民小慢车,提供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展现了铁路服务中,“装”得满满的服务之情。

  其实,“小慢车”并非是交通落后的“代名词”。当我们看到某个地区交通并不发达时,不能总将全部责任推到铁路、公路等部门的身上,更应该思考其背后存在的更深层次原因。“拆”出来的小慢车体现的是铁路部门在创新思维下的服务精细化,笔者也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终有一天小慢车会“快”起来。*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