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学思践悟·十九大】总书记"两论"让"荒茅田"花繁叶茂

发布时间:2017-11-24 15:46:08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调研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在花茂村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总书记平和朴实接地气的话语,不仅让当地群众倍感亲切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调研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在花茂村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总书记平和朴实接地气的话语,不仅让当地群众倍感亲切,也被总结为“乡愁论”和“哭笑论”,成为了当地脱贫攻坚的精神引领。

eca86bd9e0eb1b80e0f606

  11月22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来到花茂村,亲身实地体验花茂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引领下的变化发展,并同当地村民代表座谈,听他们讲述现今的幸福生活。

  花茂村曾被称为“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庄。然而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指导后,花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的村落、繁茂的植被、巍巍的青山,都是花茂村现今实景。

  花茂村的变化离不开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离开花茂村时要求,“村支部要带好头,把花茂村建设好、发展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正是在这样的初心引领下,花茂村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和“火炬手”作用——镇党委书记挂帮、优秀干部到村蹲点,积极推行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讨的“五在村”工作机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考察时提出的“乡愁论”“哭笑论”,运用改革思维、市场办法,有效地将资源整合起来,把村党组织、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连接起来,走上了合作发展、抱团发展之路。

  花茂村的发展,有目共睹。村级集体经济从2014年16万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105万元,2016年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07元。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精准扶贫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对此总结到,就精准扶贫而言,花茂村作出了“三个好”的示范:一是乡村有好的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村支书、村主任等组成的坚强的领导班子很重要;二是好的发展理念,很多发展好的村庄的理念,是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全契合;三是好的发展方式和措施,例如开发旅游业、包装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等,没有污染又符合发展需求的举措。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现今的花茂村发展,让每一位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