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东北老汉舍家11年坚守偶像故居

发布时间:2017-11-07 20:56:35 来源: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东北老汉痴迷李白 追“仙”追得抛家舍业改名 11年独守偶像四川故居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这样评价他眼中的李白,其赞许之意,溢于言表。除了这首诗,这位“迷弟”前后还专门为李白写诗十余首。李白的诗

  原标题:东北老汉痴迷李白 追“仙”追得抛家舍业改名 11年独守偶像四川故居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圣杜甫这样评价他眼中的李白,其赞许之意,溢于言表。除了这首诗,这位“迷弟”前后还专门为李白写诗十余首。李白的诗歌与人格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哪怕千余年之后,李白的这种粉丝效应依然不减。

▲李百和太白碑林前的李白塑像合影

  李洪斌,就是李白的一位“铁杆粉丝”。57岁的他,如今已改名为李百。为了李白,他还辞去了工作,从老家黑龙江青冈县跑到李白故居江油市青莲镇,住在一个不到4平米的诗亭里,终日以写诗、卖字为生。

  从2006年到现在,他已在李白故居守护了11年,抛家舍业,所有亲友都不理解,他甚至被游客质疑和嘲笑,还有人说他沽名钓誉……当红星新闻再次问及,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为之坚守11年?李百的答案却很简单:就是喜欢李白。

  “李白有才何须李百抬?”他吟道,内心深处,却十分渴望能被理解和认可……

  曾是保险公司营销经理

  如今坚守4平米诗亭

  太白碑林前广场的李百诗亭和其它纪念品店不一样。

  8首诗歌作品,4副对联,一篇自我介绍,一则新闻报道,占据了诗亭外侧正面和两侧的所有空间。

  这天,10月24日,连续的秋雨过后,空气潮湿,红星新闻记者原以为诗亭今日不会开放。没想到,早晨8点刚过一会,李百就撑着伞,穿过空空荡荡的李白故居景区,来到诗亭。

▲4平方米左右的李百诗亭

  他打开门,钻进诗亭,将一袋从餐馆打包的清水煮冬瓜,倒进碗里,准备就着前几天炖的红烧肉,作为午餐。因为身材偏胖,一系列动作,让不到4平方米的诗亭显得格外拥挤。

▲李百打开门,缓慢地钻进诗亭

  得知记者身份,他邀请记者入诗亭,和他并排坐在沙发上。还没等记者提问,他就开始滔滔不绝,连说带唱。“追你我追了很久,说来已经十个春秋。七情纷扰难入梦,慢慢长夜独自泪流。追你我追了很久,寒来暑往几多愁。更深夜寂无人对,多想举杯和你将进酒。”

  一首《追诗仙》后,他裹紧身上的羽绒服,望着窗外的雨幕,脸上突然爬上了忧愁。仅仅几秒钟,他又恢复了原样,继续给记者唱歌,也介绍自己的诗歌。他从书桌底下抽出一本A4纸打印的散装诗集,一首挨着一首的读。每当读到精彩处,他就用手指着诗句,将头扭向记者,“你看,这句好啊”。几乎每首诗,他都会这样停下来几次。

  “一百五十租民房,一日三餐素穿肠,一天唯有诗书伴,一人孤生卧寒床,一十八岁服兵役,一十三载归故乡,一部踏上寿险路,一十春头转诗行……”他向记者极力推荐这首,“全是(我的)人生经历,买诗的朋友都很推崇它”。

▲李百将他最得意的诗都贴在了诗亭前

  短短的诗歌,读起来简单,可全都是渗透了他的人生经历,从诗行里,记者也大致了解了他粗略的人生轨迹。

  他本名李洪斌,因为痴迷李白,就索性取名“李百”。之前,他曾在部队服役13年,转业回家经商失败,然后进入人寿保险工作,从销售员一直做到营销经理。

  突发沉迷于李白及诗歌

  抛家舍业两度离家追随所爱

  2005年,康震用了十集的篇幅,在《百家讲坛》讲述了李白从出生到死亡的故事。李洪斌就此开始对李白着了魔。不仅每天准时收看,还经常到网吧把视频找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

  也是从那时起,他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应酬,戒掉了打麻将的嗜好,一下班就把自己关进房间读书,研究诗歌。

  李洪斌的儿子李墨对于父亲的突然改变,百思不解。以前只知道父亲小时候练过毛笔字,平时会几句顺口溜,但喜欢诗歌这点,以前实在没有任何痕迹。对于父亲的改变,李墨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母亲心里却很高兴,“整天不着家的人,突然变乖了,又是读书又是写字”。

  差不多一年时间,李洪斌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诗歌上。工作无心照管,最后只有辞职。女儿李雪回忆,那时她正在上大学,父亲辞职后,每月生活费她就不得不向母亲伸手。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全家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起来。

  李雪记得,假期回家,父亲把全家人都叫在一起,并宣布:自己要出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是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得到一个赞同。

  无奈之下,李洪斌以去北京打工为由离开了老家。先到山海关孟姜女庙,一边用名字作诗赚钱,一边读书写字,他过着流浪艺人的生活。可是入不敷出的生活让他没坚持多久就回家了。

  他蛰伏在家,再次寻找愿意收留他的新去处。

  2006年,他给成都的杜甫草堂打电话,得到的回复却是,需要再等一年,扩建工程完工后再过去。他不愿意等这么久,于是又拨通了李白故居的电话。那时李白故居刚建成不久,景区工作人员听说他喜欢李白,会写诗,会唱歌,立即就答应让他过去试试。

  但妻子却不同意,没有办法,他只好瞒着妻子,背上书和二胡,连夜踏上了开往江油的列车。

  火车从哈尔滨一路向南到江油,他站了一路,心里却非常激动。一到李白故居他傻眼了,“场面老大了,可是没有游客”。正要心灰意冷时,他忽然转念一想,这地方适合潜修,也许是个机会,于是就留了下来。

  租住宾馆吃饭节俭

  每天都待在诗亭读书写字

  李百和记者讲着讲着,不觉已至午饭时间。

  李百还不尽兴,便邀记者一起吃饭。他将早上打包带来的水煮冬瓜再次打包,送给了一个开三轮车的朋友。

  吃饭的餐馆是他固定吃饭的地方,服务员和他很熟,叫他“李百先生”,还会与他开玩笑。因为记者的到来,他今天特意多点了菜,红烧肉和圆子汤。

  平时他的生活作息很固定。7点多起床,为了省钱,他会步行横穿青莲镇到一个较偏僻的早餐店,吃一碗5元的米线或者3元的半笼包子和一碗稀饭。

▲早上他会到一个较偏僻的早餐店吃便宜一点儿的早餐

  8点多,他到诗亭读书、写字,直到中午。有时会叫饭店送外卖,有时会自己亲自去吃。一份菜,一份米饭总共13元。

  下午饭他会自己在诗亭里开火,有时将中午的剩菜加一根火腿肠,有时煮一锅米饭就着咸菜凑合着解决。

  下午6点多,他回到自己租住的宾馆,开电视看新闻。因为用的手机是老款式的键盘机,所以看电视成了他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时政新闻、古装电视剧、重大体育赛事是他的最爱。他告诉记者,以前租的房子没有电视,他只能去茶馆看。遇上重大的晚会或赛事,他就到宾馆开一个便宜的房间,熬个通宵。

  如今,每个月600元的宾馆是他住过的最好地方。刚来江油,他吃住都在诗亭,用蜂窝煤做饭,有两次还差点煤气中毒。后来,他搬到诗亭对面的居民家里,每月150元。最后,在辗转多地住宿后,他住进了宾馆。

  中午的两个菜没吃完,他再将剩下的红烧肉打包带走。为了让记者看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他一定要带记者去网吧。他在网上检索自己的名字,一篇篇的点开给记者看。“以前报道很多,现在好多咋不见了?”他点开那篇满意的报道,让记者记下地址,回去借鉴借鉴。

▲为让记者看一篇报道,他来到网吧

  从网吧出来,他去了一家快递公司取快递。因为两个年轻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他们起了争执。“你们真的不认识我?”“你是谁呀?”“我是李百。”两位工作人员没忍住笑了出来。他加大音量吼道“你们应该尊重长辈吧”,工作人员被吓住了,不再说话。

  包裹是一袋东北大米,一个向他求字的朋友寄来的,他准备写一幅“天道酬勤”作为答谢。

  执拗让妻子提出离婚

  他仍坚守诗亭并每月捐赠千元

  自从来了青莲镇,李百便很少回家。诗亭旁小吃店的老板老郑回忆,他刚来的时候,生活确实很苦,没什么生意,镇里的居民经常给他送温暖,“吃的穿的,都给一些”。

  每当有游客质疑他,老郑经常会站出来替他说话,“一个外地人在这待了这么多年,常人都做不到”。老郑强调,这么多年,他只是在父亲去世和女儿生小孩时,抽身回家过几次。

  到青莲镇后,他妻子总是打电话让他回东北,但他就是不回。长时间的两地分居,让妻子提出了离婚。李百不愿意回去,也不愿意离婚,直到离婚判决书寄到诗亭,他们这段婚姻才划上了句号。

  对于父母的离婚,李墨心里难过,但也试着去理解。“你爸就是自私,只顾自己”,每次母亲念叨,他也不知道要如何安慰。

  对于为什么会在这里坚守11年,李百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喜欢李白。

▲李百在诗亭内写字

  当记者追问为什么喜欢李白时,他称是喜欢李白“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的诗风。随后他又翻开《李白诗选》,给记者找了两个代表李白品格的事迹。

  “在扬州漫游时,一年散金30万,救济寒门学子。安史之乱爆发,55岁的李白毅然仗剑从军,上阵杀敌。”李白所有的诗歌中,他最喜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太真诚了,没毛病”。

  记者的连续追问,他有些不耐烦。随即又从桌子里拿出一摞母亲水窖捐赠证书,并附上捐赠时邮局的发票。“这实实在在的,谁也没法质疑。我不仅是诗人,还是公益人士。”他向记者介绍,一次无意中他从收音机得知,西部“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的公益项目。

▲他捐建“母亲水窖”的汇款单

  于是从2011年开始,他坚持每月从微薄收入中挤出1000元,捐建1口“母亲水窖”。不仅自己捐建,他还发动来诗亭的爱心人士出钱买字,然后以买字者的名字捐建。到目前,他捐助的“母亲水窖”已达100口。

  今后打算?

  自叹与李白“一为凡夫一为仙”

  准备长期定居青莲镇

  今年已经57岁的李百,准备在青莲镇长期定居下去。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简单,一个写诗写字的东北小老头,一位母亲水窖终身捐建志愿者。

  他告诉记者,近来一直有贵人在帮他,一个贵人每月固定给他1200元生活费,还给他买了保险。另外一个贵人,偶尔会带他到一些公司职员的培训现场,帮他卖几幅字。至于贵人的名字和职位,他不愿透漏。

  因为做公益,景区也免去了诗亭每年要交的费用,并尽量为其提供方便。景区负责人蒲九泉称,到李白故居的诗人、书法家很多,即使大家认为他作品与名师大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他的精神品格很让人敬佩。“他的字卖得不贵,游客给多少都行,卖的钱大部分都捐了。” 蒲九泉说,只要李百愿意,景区欢迎他留下来。

  第二天,连续的秋雨终于停了。

  太白碑林广场的纪念品店、小吃店也开始陆续打开门面,游客三三两两地路过诗亭,驻足向里打望。

  “你是李白?”“我是李百。”“假的吧……”游客一阵哄笑,然后离开。

  李百显然早已习惯这种情形,一个人在诗亭里轻声唱了起来。“一将李百比李白,一为凡夫一为仙;二将李百比李白,一在平地一在天。”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