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陈氏五线针刺法创始人——陈序选

发布时间:2019-07-30 12:00:45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杨小梅 阅读量:
​我叫陈序选,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是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本人是一位乡村医生,2002年取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是‘全省优秀乡村医生’,潍坊市

​我叫陈序选,汉族,1957年10月出生,是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

本人是一位乡村医生,2002年取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是‘全省优秀乡村医生’,潍坊市‘最美乡村医生’, ‘潍坊市基层名中医’,多年本区医疗工作‘先进工作者’,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能,先后拜师于国医大师唐祖宣、石学敏门下,近六年间创立了‘陈氏五线针刺法’,现已编写成书,并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

“在任何一学科中,‘一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可变的自然客观规律现象经过实践证明这个规律是正确的’,即叫定律。‘符合定义、定理、定律之一的即为科学’”

五线针刺法中,设立了四组纵行于体表的五条线,这四组五线在体内是以面的形式相互对应连接的,所以,纵行于人体的外线与内面,把躯体内外器官组织,有序连布成了一个完整的互不干扰的气波传导体系。五线中的每一条线,是针刺所得的‘气’向肢体各部位传导的标志线。‘气’在这五线传导过程中,有七大不可变的规律现象,即:纵体直线传导规律、同数线互传规律、五线互传规律、内外线互用规律、体内面传到规律、病灶组织与针刺治疗组织互为相同或近似规律、牵扯痛与反应点都在灶线上。这七个规律现象,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所以说,五线针刺法是传统针法的演变,更是人体自然科学。是‘气’通过经络传导理论之外,又发现的另一个人体‘气’传导规律。

此介绍因篇幅所限,多数内容已删掉,多以看图为主,了解其中内容,查看本书目录。

本针法的特点:不背经络和穴位,只须知道患病组织在五线的横向位置和组织特点,自然就知道几个、十几个或更多有效扎针点,对多数疾患针进效显。本方法近似与‘啊是’扎法那么简单。今只讲分别在手足头三部位的使针。 以下介绍中的‘气波’就是‘气’之意,‘传导线’就是五线。‘灶线’就是病灶所在的线。

第一节.内外线及五线

针刺所产生的‘气波’,是纵行于躯体,向上下两方向,以直线的形式在体表传导的。只要患点与刺点在同一条传导标志线上,就可针进效显。

内外线:肢体两侧的体外线叫外线,躯体前后正中线和四肢内线叫内线。以两条内线和两条外线为分界线,把肢体分成前后(阴阳)及左右四份。如下图

把每一份根据手足的生理特点,设五条纵行于肢体内外的线,这五条线,就是病灶与刺激点间的气波传导标志线,简称:五线。如下图

%2I_B(WQ4@ATTY~)MMZ7EJ5.png

U{_FV30MLYQQZ6GKDAY}[)4.png

气波产生与传导规律歌:  筋膜气波产气波纵体直线传

躯体传线无数条传导标定五线

一、手足头部位命名 如下图

拇指(趾)侧为内侧,小指(趾)侧为外侧。手足背为阳,手掌与足底为阴。头前后中线为内,头外线为外。头前为阴,头后为阳。拇指(趾)的正中线为一线,小指(趾)的正中线为五线,二线在食指中线、三线在中指中线、四线在无名指中线。头五线,自内为一线向外逐排。

二、手足头阴阳两面的五线命名:看下图

JHUV(ZZ05$%~2FH6A16`WP3.png

三、肢体内五线及线距比:手指与足趾在躯体上是最薄、最接近于四肢横向直径的部位,它也代表了体内横向直径上的特点。如下图

手拇指与足拇趾的横向尺度最大,二三四五指(趾)的横向尺度逐渐变小,但大致近似。测量得知:一二两指(趾)与三四五指(趾)的横距相等。即,手足五指(趾)横向总尺度的中心线,在二三指(趾)之间。

在一二指(趾)横距中,一指(趾)占三分之二,二指(趾)占三分之一。在三四五指(趾)横距中,三个指(趾)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如下图

 肢体内各部位的五线及线距比与手足线比是相同的,在一二线间,一线占三分之二,二线占三分之一,在三四五线间,这三线大致各占三分之一。 如下图  

  KKIKIYTEF4)KB`RWV8WKHQT.png

四、体表五线的定位

体表五线是以体内五线垂直辐射到体表位置所形成的。

1、头部内五线的线距同手足,外五线的定位及线距如下图。

33I0@QUFQ]X~VXAW345T`~J.png

头部内外五线及线距比图

2、胸背、腹腰及四肢五线,在体内外的定位及线距看下图。

%]27U5T0P%2J5L$E@LV4~JE.png

胸背腰腹和四肢的内外线及线距比图          

3、因头、体及四肢三部位横截面形态的不同,内五线辐射到体表五线的线距就不一样,如上图,人与人也有差别,为了相对定准体外五线,在体表内线与外线间的总尺度线上,由内向外设近、中、远三线,把这尺度线平均分成四小段。以此三线和体内中线辐射到体表的位置,来定位五线的体表位置。

(1)头部定线:头四在中内中在近,五远余线按手而论。

解:头四在中内中在近,即,头前后四线在头表中线上,头内部中线与近线相合,这样,头内中线在头表的位置与四线位置已定准。五远余线按手而论,远线就是五线,一二三线按手五线或体内五线的线距比定下。如下图

J}2ALPAPN}N[9{AL(R6YS%O.png

(2)胸背腹腰定线:体内中线走近中,五远余线按手定。

解:体内中线走近中,体内中线在近线和中线间。五远余线按手定,五线在远线上,因体内中线在体表的位置已定,一二三四线再按手五线或体内五线的线比即可定下。如下图

 F_M_M]4}HMYM~C`4FD3S(WI.png

(3)四肢定线:四肢中线二三间,一线在近五在远;四在中远两线中,肘腘两窝按手线。

解:四肢中线二三间,在四肢上,中线在二三线间。一线在近五在远,一线在近线上,五线在远线上。四在中远两线中,四线在中线与远线中间。肘腘两窝按手线,肘窝与腘窝两处按手五线定,因这两处近似平面。如下图

Y95F4OBSDAIT_CATAGBB3KO.png

上三部位的体表五线位置和线距比,就是模特线比。如果头或体上有病,在手或足上扎针,就必须按模特线,确定病灶所在五线的位置。如果头上有灶点,就在头上扎针,就不需要这五线,只需在头上通过灶点划一条平行于头内线的线,就在这条平行线上扎针即可。如果在肢或体上有灶,就以灶点划出一条纵行于肢或体的线,在这条线上使针即可。因为扎针所产生的气波,是纵行于肢体做直线传导的,只要灶点与刺激点在同一条纵行线上,针进即效。

第二节.气波在体内外的传导线

气波在体表按五线标志向前传导的同时,还通过体内向其它线传导,形成了五组五线互传规律。每一组的相互传导线在治疗同一个病灶时,都可使用,这五组相互使用线的规律叫五线互用规律。因篇幅受限,在这只简述气波在灶线传导和阴阳同数线的互导。

气波在体直线导,定准灶线最重要;阴阳同数均可用,左右互用都有效。

1、气波在体直线导:针刺所得气波,是纵向肢体做直线传导的。这是一个不可变的规律。

    病灶在那条线就扎那条线。

2、定准灶线最重要:第一步要检查清楚病灶在五线间的位置,所覆盖病灶的线就叫灶线。

3、阴阳同数均可用:前后或叫阴阳两面上的同数线可互用,如:阳四线覆盖病灶,阳四线就是灶线,扎刺手或足或头阳四线或阴四线均可。余线均仿此。

4、左右互用都有效:如果病灶在左侧阳二线,除扎左侧阴阳二线外,扎右侧手或足或头阴阳二线均可。余线仿此。如下图

20XR@[BB2$~7I{EX3KG]Y6J.png

在线叫灶线,就在灶线定刺点;

五线互用均可使,手足头处任意选;

健患两侧都能用,上下两面定效显。

 

第三节.患刺组织互为近似规律

使针前,选线重要,选择扎针组织更是关键,一旦组织选错,就没有效果。

相同组织气波收发同步,所以,选择相同组织刺激,效果最佳。

人体,与某组织相同的组织只有一个,其它组织只有近似或不同,如:双足内踝、双拇指腹、双肱上三角肌等。这些相同组织都在左右两侧的同数线上,扎相同组织,效果最好。

两近似组织的气波,相互收发是近似的,选择近似组织刺激,效果也很好。

记忆歌:灶处刺处两组织,必须相同或近似;

        既是定线很正确,刺处选错白费力。

如果病灶组织是肌肉,就在手足头部灶线上扎肌肉。病灶组织是关节处肌腱,就在手足头部灶线上扎关节处肌腱。虽说患肌与刺肌、患肌腱与刺肌腱都不相同,但都是近似组织。

这就是:病灶组织与针刺组织,必须是相同或近似的不可变规律,或叫:‘患刺组织互为近似规律’

患刺近似组织对应歌:曲对曲,申对申;肌对肌,筋对筋;阳对阳,阴对阴;

缝对缝,纹对纹;节对节,软软寻;硬找硬,近找近;

中找中,远远针;静与动应对准;叉针叉,髁踝论。

第四节.患刺组织的对应区

为效果更佳,特把身体每块肌肉与各关节以颈为中心,向外分为近、中、远三段,即:肌近、肌中、肌远三区,节近、节中、节远三区。在近似组织的对应区使针效果就更好。如下图

例:病灶在某肌肉近区,就在手腕或腿或头部灶线上的肌近区使针。如果某关节痛点在节中,就在手或足或头部灶线上的节中使针。如果灶面过大,可在使针处以0.5厘米的针距横向排针。

患刺区对应歌:节肉均有三区分,从颈向外把名论;组织均分近中远,以患在区对应针;

近患刺近中刺中,远区有疾刺远神;动患扎动静扎静,针进患者定欢欣;

骨骼两端是粗隆,隆内隆外细辨准。

注:1、按图定准体表内外线及五线的走行位置。2、看病灶在那条线,就在手或足或头部那线上扎针。3、在手或足或头的灶线上,选择与病灶组织相同或近似组织上的对应区定刺激点。4、在前后或左右与灶线相同数的互用线上,选择与病灶组织相同或近似组织上的对应区针刺即可。

介绍过于简单,望细观视图,推其意悟其线,一定针进效显。

E_WZFFBZLX)XR[1~4_3LXTC.png

M(SF2JO_%QGK2A_(`ZA(WZG.png

B4%NFPN66O_[QI7CKDT%F8C.png

头膝肘肩部内外五线位置

91DUB]EVW$PL9AX)%]K81}N.png 

陈氏五线针刺法目录

 

($TR5ZSSYF5LU}IEV%2DB$P.png 

陈氏五线针刺法     

编 辑  陈序选

目录

自述………………………1

第一章.五线针刺法的原理………………………3

第一节.针法简介…………3

第二节.免疫气波…………4

第三节.免疫气波的传导组织………………………5

第四节.气波的产生组织…6

第五节.产生疾病的因素…7

第六节.疾病的快速治愈…8

第二章.五线针刺法的刺标线……………………10

第一节.气波在体内与体表的传导………………10

第二节.体表内外线………11

第三节.体表使针五线……13

第四节.使针五线的命名…14

第五节.五线在体内的线距……………………17

第六节.五线在体表的位置………………………18

第七节.五线的辅线及命名……………………21

第八节.阴阳五线及内外线的互用规律…………………24

第九节.使针线在四肢中的成面规律……………………26

第十节.使针线在头体中的成面规律…………………28

第十一节.使针线…………29

第十二节.刺激点的命名…30

第十三节以灶定刺线……31

第十四节.患刺组织互为近似规律…………………….32

第十五节患刺组织的近似区.…………………………34

第十六节.一针治多病……36

第十七节.使针用语解释…37

第十八节.部位使针取点名称…………………………39

第十九节.五线与牵扯痛…40

第二十节.五线在脏膝肩的位置图……………………42

第二十一节.所需针具及针刺角度……………………43

第二十二节.针具的扎刺方法…………………………44

第二十三节.五线针法总结……………………45

临床应用…………………46

第一章. 运动肌肉病痛…46

第二章. 第一节颈部病痛47

一.颈一二椎综合征……47

二 . 颈四横突综合征……49

三.落枕…………………51

四.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53

一.肩上斜方肌痛………53

二.肩峰痛………………55

三.肩前痛………………56

四.肩后痛………………58

五.臂上三角肌束痛……60

第三节. 肘部关节炎……61

一.尺骨鹰嘴内侧痛……61

二.尺骨鹰嘴外侧痛……63

三.肘窝痛………………64

四.肘窝外侧痛…………66

五.肱桡肌纤维炎………67

第四节.  手与腕部病痛68

一.腕管综合征…………68

二.手拇指腱鞘炎………69

第五节. 背部病痛………71

一.冈上肌痛……………71

二.冈下窝痛……………73

三.肩胛内侧缘痛………75

四.肩胛下角痛…………77

五.肩胛外缘痛…………79

第六节. 脊柱病痛………81

一.第一胸痛痛…………81

二.腰五骶一痛…………83

 

三.腰椎管狭窄…………85

四.各腰椎间盘膨出……87

五.强直性脊柱炎………89

六.腰肌纤维炎…………91

七.腰三横突综合征……93

第七节.  骶臀病痛……95

一.骶髂关节炎…………95

二.小臀肌痛……………97

三.梨状肌综合征………98

四.股骨头坏死…………100

A. 髂前痛点……………100

B. 臀部痛点……………101

五.大转子痛……………102

六.腹股沟痛……………103

第八节.  膝关节病痛…105

一.髌骨内痛……………105

二.髌骨上缘痛…………107

三.髌骨下缘痛…………108

四.髌骨内上角痛………110

五.髌骨外上角痛………111

六.膝内侧副韧带痛……112

七.膝外侧副韧带痛……114

八.胫内上髁痛…………116

九.胫内上髁后痛………118

十.腘窝痛………………120

十一.腓肠肌挛、痛……122

第九节.  足部病痛……124

一.足跟痛………………124

二.足扭伤………………126

三.足痛风………………127

四.类风湿………………129

第十节.头、胸、腹肌病痛………………………131

一.偏头痛………………131

二.头顶痛………………133

三.侧额痛………………134

四.眉棱骨痛……………136

五.颌关节炎……………138

六.胸肌痛………………140

七.腹直肌痛……………142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144

第一节 常见症状的治疗………144

一.喷嚏.流涕.眼泪……144

二.发烧…………………146

三.头痛…………………147

四.咳嗽…………………149

五.鼻塞…………………150

第二节  呼吸系统感染151

一.咽炎…………………151

二.扁桃体炎……………152

三.支气管炎……………153

四.支气管哮喘…………154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155

第一节 常见症状的治疗………………………155

一.恶心、呕吐…………155

二.泛酸…………………157

三.胃痛…………………158

四.膈肌痉挛……………159

第二节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61

一.牙痛…………………161

二.食管炎………………163

三.胃炎…………………164

四.十二指肠溃疡………166

五.幽门梗阻……………168

六.各种肝炎……………170

七.胆囊炎………………171

八.胰腺炎………………173

九.消化不良……………174

十.肠炎…………………175

十一.阑尾炎……………177

十二.结肠炎……………179

十三.痢疾………………181

十四. 直肠炎……………182

十五.直肠脱垂…………183

十六.痔疮………………184

十七.食物中毒…………185

第四章 妇科疾病………186

一.乳腺小叶增生.乳纤维瘤……………………186

二.乳腺炎………………………188

三.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痛经.经…190

四.不孕症………………192

第五章 血液循环系统病患………194

一.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194

二.原发性高血压………196

第六章神经系统病患…197

一.失眠…………………197

二.嗜睡…………………198

三.精神病………………199

四.头晕…………………200

五.运动及语言障碍……201

1.中风运动障碍.小儿脑瘫………203

2.中风语言障碍………204

六.三叉神经痛…………205

七.带状孢疹……………206

八.周围神经炎…………207

九手指. 足趾麻…………208

1.拇食指麻………………208

2.环指小指麻……………210

3.中指麻…………………211

第七章 五官病患………213

一.口腔溃疡……………213

二.过敏性鼻炎…………215

三.近视.弱视……………217

四.耳鸣…………………218

第八章 泌尿病患………219

泌尿系感染……………219

第九章.皮肤病患………221

一.疮疖.皮炎……………221

二.斑秃…………………222

三.湿疹…………………223

第十章 免疫功能的调节…………224

一.调节脑垂体功能……224

二.调节肾上腺功能……226

第十一章.刺激垂体线和肾上腺线对人体的作用…227

附图:颅内五线线距及各中枢的位置………………228

颈动脉窦………………22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网站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