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恩施父女演绎人间大爱 家境贫寒仍接力照顾两位孤寡老人47年

发布时间:2018-07-27 16:40:18 来源:恩施发布 责任编辑:阿虎 阅读量:
1966年至1990年,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村民夏上权照顾四川籍孤寡老人付同才24年无怨无悔。在父亲的影响下,47岁的夏正彩与丈夫何名干共同赡养老人罗清香23年,待老人如亲人。如今,老人在夏正彩的悉

1966年至1990年,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村民夏上权照顾四川籍孤寡老人付同才24年无怨无悔。

在父亲的影响下,47岁的夏正彩与丈夫何名干共同赡养老人罗清香23年,待老人如亲人。

如今,老人在夏正彩的悉心照料下,享受天伦,安度晚年。

许多人不禁疑惑,夏正彩家境本就贫寒,为什么还要去照顾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

在夏正彩看来,正是父亲的言传身教,教会她要敬老爱老。

▲夏正彩给罗清香老人梳头发。

丈夫去世儿子患病,老人在家无依靠

7月19日,夏正彩一边为老人罗清香洗脸,一边关切地询问老人,“您今天早上想吃面条还是豆皮?给您洗完脸我就去做早餐。”今年47岁的夏正彩留着齐耳短发,她的笑容朴实、乐观。给老人洗脸、换衣服、盘头发,罗清香动作熟练、麻利,老人在她的照料下,着装干净整洁,精神硬朗。

谈及罗清香的遭遇,夏正彩非常同情。

40多年前,罗清香的丈夫黄发斌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谁知竟是有去无回,黄发斌在陡坡上捡拾柴火时,不幸掉入山崖,丢了性命。老人每每谈及此事,不禁感叹落泪。

虽然丈夫的去世对罗清香打击很大,但面对年仅6岁的儿子黄吉荣,她不得不独自挑起了家里的重担,艰难地将儿子拉扯大。

黄吉荣长大成人结婚后,随妻子到建始县生活,为了谋生,婚后便携妻子去广东打工。“自从黄吉荣结婚后,回来看他母亲的次数就越来越少,20多年来很少回家看望母亲。”夏正彩说,黄吉荣在广东打工时经常感觉肺部不适,到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得了肺积血,需要长期治疗。而这时,黄吉荣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面对长期的治疗费,黄吉荣不敢辞掉工作,仍坚持带病上班,依靠单位的医疗保险维持治疗,因此对母亲的照顾更是越来越少。

1995年,罗清香由于积劳成疾,基本上不能劳动,吃饭都成了问题。夏正彩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每天抽时间到她家中打扫卫生、挑水、砍柴,做好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当时我们家里的条件也不好,我在家种了3亩地,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只有靠丈夫在村里面打些零工。但看着罗清香无依无靠,我的心里不是滋味,心想着就算家里粮食不够了,我到处去借也要把老人照顾好。”夏正彩回忆,有时候她宁愿自己少吃点,也要让老人吃饱。

就这样,夏正彩坚持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打理家务、下地干活、照顾罗清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和罗清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为方便照顾老人,夫妻将老人接到家中

2000年,夏正彩想着老人年龄大了,让老人独住她有些不放心,打算把老人接回家来和她一起住,这样也省去了她来回奔波的时间。夏正彩盘算着怎么跟丈夫说他才会同意,“怎么开口,丈夫支不支持,老人同不同意,很多因素我都得考虑。”正在夏正彩为难的时候,丈夫何名干主动提出,把老人接到家里来同吃住,“我真的没想到,丈夫这样支持我,感谢他对我的理解。”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夏正彩感动地说。

其实,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这5年,夏正彩的辛苦何名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他非常支持妻子对罗清香老人的照顾。另一方面,何名干觉得与老人的儿子黄吉荣有着同样的遭遇,在何名干9岁时,父亲去世了,他体会到了母亲独自抚养他的艰辛。“都是因为父亲走的早,我和黄吉荣同病相连,他没有能力照顾罗清香,那就由我和妻子来照顾。”何名干语气坚定地说。

夏正彩刚把罗清香接到家里住时,周围的邻居常常会问他们,老人这是长期居住,还是暂时住在这里?有时候也会听到非议,但是对于夏正彩夫妇来说,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2013年,鹤峰口村村干部何名忠考虑到夏正彩家的现实情况,准备将老人送往养老院安度晚年,以减少夏正彩家的经济负担。罗清香得知此事后,非常不愿意,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生怕夏正彩夫妇同意了何名忠的提议。夏正彩看穿了老人的心思,安慰她说:“您就安安心心地住在这里,哪儿都不去,我照顾您一辈子。”老人听到这几句话安心了。

“夏正彩对您好吗?”记者问罗清香,老人连连点头。“她现在头脑有些不清楚了,还特别固执。入夏以来,她不愿意穿短袖,喜欢穿一套长袖衣服。”夏正彩为了让老人能有衣服穿,每天夜里等老人入睡后,悄悄将衣服拿出来洗干净、晾干后,早上又悄悄地放在老人床头。

对于夏正彩来说,罗清香就是她的亲人,从饮食到起居,夏正彩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两代人孝老爱亲,传承好家风

当问起夏正彩为何愿意坚持赡养老人时,她说,正是父亲的教诲,让她从小耳濡目染受到教育。

夏正彩的父亲夏上权是恩施市沙地乡鹤峰口村原党支部书记,他用朴素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教育着下一辈人,要爱老敬老。

1966年,夏上权赡养了一位叫付同才老人。老人是四川人,早年间靠乞讨来到沙地乡,在鹤峰口村落了脚,一直未婚,无依无靠。夏上权看见老人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很是同情,就决定把老人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在我家居住的24年里,他和我们同吃同住。身体硬朗时,他还能帮忙做下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夏上权说,“后来老人生病了,很长时间都是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夏上权夫妇既要给他做饭、洗衣,还要给他擦身子。后来,付周才病情越来越重,脑子也开始糊涂,照顾起来就更加不便了。

“那时候,因为老人生病长期卧床,屋里味道不好闻。但是开窗通风的话,又怕老人着凉感冒。我就让妻子去砍树烧木炭,给老人取暖。”此情此景,夏上权记忆犹新。1990年,付同才老人病情加重,与世长辞。

每年清明节和过年的时候,夏上权和妻子便会带上香蜡纸烛到付同才老人的坟上祭拜。“和老人一起生活了24年,感情很深,老人无儿无女,我们就来尽做子女的责任。”夏上权说。

“有人觉得赡养老人是负担,而我觉得家里多了一个相互疼爱的人,用比别人多一点点的辛苦,换得老人享受家庭的温馨。”夏正彩说。

两代人做同样的事,肩负起孝老爱亲的责任。让夏上权欣慰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了子女,现在孩子懂事又孝顺,希望他们能把孝老爱亲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愿好人一生平安

愿孝老爱亲的人越来越多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界限网络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湘ICP备17005820号-2 公安印章标准编码 4301210151948 Copyright 界限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