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队队长、最美绥化人李静德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泊 伟  实习生  张昊东)他是社区老人口中的“亲儿子”,他是孩子们可爱的“李老师”,他是队员们贴心的“李站长”,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德子”。他就是黑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队队长,被誉为“最美绥化人”的李静德。
 
  改过自新的“老油条”
 
  李静德是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抢险大队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安达市志愿者协会会长。现在的李静德是一个亲切和蔼、献身公益的志愿者。但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善良、温暖的人也曾有过一段不太磊落的过去,最终是在好心人的引导帮助下,终于战胜自我,重拾信心。
 
  今年47岁的李静德曾经工作在一线工地,也就是被大家称为有“油水”的地方。年轻时的李静德没有禁得住利益的诱惑,经常做一些占单位“便宜”的事,时间一久,他成了单位领导心中的“老油条”。在家里,李静德也没有扮演好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2012年12月,李静德病了。他患上了肾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右肾切除手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生活开始变得一片灰暗。祸不单行,2013年6月,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李静德再次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双重打击让他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
 
  李静德在向《慈善公益报》记者回忆那段灰暗日子时感慨道:“要不是爱心志愿者不辞辛苦地照顾我、开导我,我可能就熬不过这道坎了。那时候,我腰疼得厉害下不了地,他们听说了我的情况,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家,给我灌输善的概念,从来不抱怨辛苦。后来我的情绪平复了,身体状况也慢慢变好。真的,要不是遇到他们,我真的不知道做善事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能这么快乐!于是我暗暗发誓等我的病好了,一定也要像他们一样行善事、做好人!”
 
  “老德子”的志愿者之路
 
  战胜病魔后的李静德走上了从善之路,每逢休息日,他就会出现在敬老院,给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可以说只要是老人需要的地方,就会有李静德的身影。老人们每次看到他就会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我‘儿子’来看我了!”
 
  认识李静德的人看到他的变化都感到震惊和不解。李静德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刚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以前的朋友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做志愿者,别人都不相信。还问我给不给钱呀?我说不给钱,志愿服务的。他们就说我傻,我就得跟他们解释志愿服务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时间长了也就都相信我、理解我了。”
 
  2014年,在安达市文明办的大力支持下,李静德创立了弘宇爱心志愿者服务站,也让他的扬善传德之路走得更远。服务站一开始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十几个人,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办公地点。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没有办公室,他们就在家里办公;没有资金,他们就集资购买活动需要的设备。
 
  安达市文明办主任杜明全告诉记者:“弘宇爱心志愿服务站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弘扬社会正能量,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志愿活动的主旋律,以帮扶社区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以及困难家庭为己任,为安达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不少贡献,在他们的鼓舞下,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者。”
 
  “老德子”终成最美绥化人
 
  从一个“老油子”到一名志愿者,这个转变过程对李静德来说是一次人生的升华。
 
  优秀的人总会得到认可。2014年,李静德获得“黑龙江省省级道德模范”称号。2015年,他荣获“最美绥化人”称号。这样的成绩没有让他变得轻浮,反倒更加激励了他要做得更大更好的决心。
 
  李静德说:“服务站的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到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我的这些队员们。现在还只是个开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下一步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加大社区的志愿服务力度,更好更精准地开展社区道德教育。”
 
  传递爱心、播撒希望,李静德把他的大爱种子播撒在牛城的土地上。相信在李静德的影响下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爱心志愿者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为爱在路上,所以心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