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致辞(图片来源:凤凰佛教摄影:南普陀寺弘法部)

编者按:3月19日,为纪念一代高僧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和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在厦门举行了《太虚大师全集》编修项目启动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致辞,则悟大和尚在致辞中表示,千年古刹南普陀寺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发祥地、实践地与输出地。南普陀寺与闽南佛学院举行《太虚大师全集》的编修,不但是深切缅怀大师为佛教所做出的功德事业,更重要的是传承大师的精神和理念,效法他的悲愿和深行,引领众生同行“人间佛教”成佛大道。以下是则悟大和尚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同学、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1933年,太虚大师在五老峰题词:“云影波光天上下,涛音松籁海中边。”今天,胜缘成就,诸方博学宏才的大德高贤共聚一堂深切缅怀圆寂七十周年的太虚大师。同时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太虚大师全集》编修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开幕。这是高举太虚大师煌煌智炬,化解冥暗和顽愚,成就甘露普润的大好因缘,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衷心祝愿《太虚大师全集》编修研讨会暨项目启动仪式圆满成功,并向与会大德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祝愿!

太虚大师是中国现代佛教伟大的改革家、教育家、思想家。20世纪初国家、民族、佛教濒临危亡的大背景下,以慈悲不舍众生发起佛教革新的大愿,在教理、教制、教产三个方面倡导改革,孜孜不倦为民族、佛教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事业的发展,兴教育,树人才,办刊物,宣妙理,聚贤哲,布仁德。尤其是大师在二十多年间融通内学外学,建构了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为中国佛教当代的转向和推动寻求了一个契理契机的切入点,为中国佛教国际化的发展和弘传建立了具有全球角度的制高点,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

千年古刹南普陀寺是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发祥地、实践地与输出地。南普陀寺在大师的锐意改革中,以建立教场弘法利生为宗旨,推动戒法修持,培育寺僧才智,由此迎来了重辉的气象。闽南佛学院也在大师的主持下,对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从此闽院的院誉鹊起,声名远播,成为国内外著名佛教高等学府和近代中国佛教教育的重镇,在僧伽教育的探索中,引领了中国僧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中国佛教培育出了一大批出色的佛教僧才。

当前,人间佛教思想的推行与实践已经形成了时代潮流,但是在入世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于注重人天善法而忽视解脱本质”的现象尤其为人所关注,并逐渐形成了“只有人间而没有佛教”的质疑。还有人认为,“人间佛教不过是政治性的口号,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不能使人获得清净、解脱。”这种认知与行为上的偏颇,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其实,对于上述问题,大师早有预见,他在《人间佛教导论》中指出,“人间佛教是佛教而非世学,应符契佛陀教法、佛法理趣,有根源性的经典依据;应保持佛法出世间的主旨和了生死的主题,具超越性、神圣性。若片面强调顺应时机而取消、掩盖了佛法出世间的超越性、神圣性,世俗化、庸俗化为一般的世学,这种佛教便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故大师重视僧教育,以造就住持僧宝展现佛教超越性、神圣性的一面。以菩提心为根本,在菩萨万行中不忘初心对治世俗化、庸俗化的倾向。

大师曾经在1930年春天对闽南佛学院学僧的开示中说,“这个佛学院不是一般所谓学校。闽南佛学院的宗旨,是要将佛学院精神实现为人间社会建设的——由理想达之事实。这点精神和宗旨,你们须十分确切认清。然后方不负教者学者的初愿。”并提出了学制为十二年的“佛教办学系统案”,从社会学历的初级、高级小学到初级、高级中学,到出世间的律仪院、普通、高等教理院、参学处的学修历程,从僧格的养成、教理的通达、修证的成就,一切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都是为了培养出对内能够住持佛法的僧宝,对外能够利国利民的精神导师。大师提出的这些理念针对当代的发展与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时代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举行《太虚大师全集》的编修,不但是深切缅怀大师为佛教所做出的功德事业,更重要的是从大师的文字般若中,感受大德的典范,传承大师的精神和理念,效法他的悲愿和深行,努力地引领众生同行“人间佛教”成佛大道。

良辰盛事,大好因缘。在此,我谨祝愿《太虚大师全集》项目编修,广思集益,圆满顺利;祝愿与会大众身心怡悦,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