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祖国那能被触摸的速度

汪振宇

  在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澳门还没有回归,时间还停留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月里。我揣着青春和理想离开了故乡北京,从此移民到巴西圣保罗成为了一名华侨。在国外打拼的这些年,让我用另一个视角见证了祖国的发展。

  还记得2001年是让中国人兴奋的一年,那年中国进入了WTO和申办了奥运会,从此中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行道。我们生活在海外的很多人都在热议,是不是赶紧回国去支援国家建设?这种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2004年,我曾经带领一个巴西投资考察团来到中国。在面对当年北京亦庄开发区林立的吊车时,一位巴西资深的企业家说,“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吊车,这里的发展太让我吃惊了。1988年我曾来到中国,那时北京还是个充满了自行车的城市,我们巴西人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

  其实真正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发展还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时巴西媒体大篇幅报道了北京的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普通的巴西人第一次从电视中惊讶地看到这个崭新又古老的国度。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停留在40年前。随着奥运会的宣传效应。那时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人在巴西很快变得有了地位,同时更被尊重了。在此之前,巴西人根本分不清东方人,由于日本人来得早、贡献大,他们就把所有的东方人都叫“JAPANESE”。直到北京奥运会,他们才开始正视周围的东方人可能更多的应该叫“CHINESE”。

  也就是在那几年,中国的各种企业都开始在巴西投资,巴西人原来只知道通用、福特、本田、大众等汽车品牌。而今天他们也开始习惯江淮、奇瑞、力帆和金杯这样的中国汽车。中国的格力和联想占据了空调和电脑的头把交椅,中国电网为他们搭建起输电线路,华为和中兴解决了巴西人的通讯。更不要说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和服装更是巴西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主流消费品。来了巴西这么多年,渐渐感觉到周围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巴西这个地理上距离中国遥远的国家,正在被中国的速度所改变!

作者汪振宇。(作者供图)

作者汪振宇。(作者供图)

  当然这不是我感受的全部。随着中国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量变逐步积累成质变。更大的奇迹正在被中国人创造出来。在最近的五年里,中国好像忽然进入了“第二宇宙速度”,不但把巴西这样的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甚至已经超越了众多的发达国家。

  首先就是基于移动互联应用的发展让世界瞠目结舌。2012年开发的微信,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闯入普通人的生活,而这完全是中国人的发明。其他国家虽然也有类似的应用,但至今都还停留在交互通讯的领域。中国的微信却已经完成了支付、社交、发布等功能的集合,成为了综合应用平台。如今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在玩微信,刷朋友圈。仅仅五年的时间,它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沟通和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彼此见面如果只是交换名片就表明没有诚意,只有交换了微信才算真正认同了对方。

  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和发达的物流网络也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最新的标志。这些并非我们发明的东西却被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位资深台湾媒体人感叹:“几年前我们还在笑话他们,今天他们已经远远甩开了我们。在大陆不怕口袋没钱,就怕手机没电!”物流的高度发达,让国人享受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吃遍神州”“买遍天下”的梦想。今年7月我在中国生活了15天,居然连400块现金都没有用完。

  中国的铁路交通更是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在中国坐地铁可以跨越城市。由于工作原因这几年连续去香港出差,每次都是先从深圳坐地铁到罗湖口岸,再上香港地铁直到目的地。长达60站的地铁坐下来是很辛苦的,不过这种便捷真的让人感到吃惊。毕竟在圣保罗修筑一个地铁站的平均时间是一年半,修一条地铁的时间最少是5年。如今北京的地铁站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个,极大的缓解了地上交通的问题。大家都说,国外修地铁是以“站”为单位,在中国修地铁是以“线”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