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州德令哈市“行走中国”青海行启动仪式上(左一、二为作者)的合影。

  2016年7月,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州德令哈市“行走中国青海行启动仪式上(左一、二为作者)的合影。

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龙丽华

科特迪瓦《西非华声》总编金浩

  在“行走中国·海外华媒中国行”的温馨平台上,缘于一份华文报纸,一场穿越十几个春秋的对话,在此徐徐展开。

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 龙丽华

  缘分,有时真的很奇妙。

  2016年7月,参加中新社组织的“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青海行”活动,有幸结识了来自科特迪瓦《西非华声》的金浩总编。金总身材魁梧,话语不多,行为举止很Man。

  科特迪瓦,在法语里的意思是“象牙的海岸”。记得上中学时,地理课本上有象牙海岸这个国家,后来根据音译改名为科特迪瓦。

  在青海克鲁克湖的游船上,为避免拍照画面单调,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红色布艺鼠,试图用左手举着,右手端相机。站在一旁的金总见状,瓮声瓮气地说:“来,我帮你拿吧”。此前,和他仅有简单寒暄,并不熟络。眼睛瞄着取景框,心儿在笑,粗犷中透着可爱的画面,太美太美。拍完,致谢时,他很绅士地笑问,你属老鼠吗。得知我不是这个属相,他说他属老鼠。

  嗨,一枚布艺鼠引出一枚属鼠的帅哥,这缘分算是修炼到家了。

  青海之行结束后,在微信朋友圈里又有了新发现,我在东京的一位好朋友竟然也是金总的好友,真是无巧不成书。某天和金总聊天,询问科特迪瓦《科华之声》这份报纸是否还存在。他说已更名为《西非华声》。哇哦,《科华之声》→《西非华声》→《西非华声》总编,如此美好的巧合,貌似杜撰版。

  提起《科华之声》,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的一段往事,从文档中找出当年写的随笔,微给了金总。

  农历鸡年正月初六,像往常一样打开家门前的信箱。报纸、水电煤气检针通知单,以及五颜六色的广告,塞得鼓满满当当。“这是什么?”一只长圆形纸筒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我丈夫的名字。纸筒看上去很粗糙,贴着两枚花花绿绿的邮票,是我不曾见过的。记忆中,从来没收到过这样的邮件。仔细辨认,竟然发现了科特迪瓦的字样。凭借积累的地理知识,大致判断科特迪瓦位于非洲。我们跟非洲半点瓜葛都没有,纸筒里到底装了什么?寻思中夹杂着好奇还有一丝不安。

  剪开纸筒,展开,是一份报纸,仅有四个版面。头版右上角印着四个白色楷体大字——科华之声,下面是科特迪瓦华人联合会主办以及主编和副主编的名字。报纸左上角的发行日期为2005年1月26日,星期三,创刊号000001。新年伊始,莫名地收到一份新诞生的报纸,该是一件幸运之事。不过,与其说《科华之声》是一份报纸,不如说是一份广告纸更为确切。无论是纸张,还是印刷质量都很粗糙,内容就更简单了。把报纸里外翻了一遍,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马志学、新华社阿比让分社记者以及《人民日报》驻西非首席记者等题写的贺词格外醒目,一致称赞科特迪瓦终于有了第一份华文报纸。二版上刊登了两条重要消息,其一为八名中国人在伊遭绑,人质无条件获释,显我中华威望。其二为两岸春节包机达成共识,大陆台商喜出望外。其他版面则被春节联欢会的通知和一些生活信息填满了。

  待丈夫回来,迫不及待地把《科华之声》递到他面前。两人你一句我一语地回忆,总算理出了一点头绪。这些年来,经常应邀回国参加侨务活动,尤其是2003年10月在国务院侨办举办的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结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国华侨社团的新朋友,寄《科华之声》的人大概就是其中之一吧,但究竟是谁,长什么面孔却全然想不起来了。

  上网检索,找到了几十条关于科特迪瓦的信息,内容几乎完全一样,是《人民日报》驻西非记者采写的科特迪瓦华侨华人庆祝春节的报道。报道中说,“几经动乱的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象牙旅馆节日大厅里一派喜庆,旅居科特迪瓦的近500名华侨华人纷纷来到这里,参加‘科特迪瓦华侨联合会(简称华联会)’举办的新春联欢会。出于安全考虑,今年的联欢会特地改在白天举行。为保证联欢会的顺利进行,会场内还部署了科特迪瓦政府的十几名武装警察。尽管如此,并未破坏节日祥和的气氛。因为科特迪瓦的动乱,有些华人已经两三年没有来阿比让了,当他们与如从众多的同胞欢聚一堂时,心情格外激动。许多科特迪瓦朋友出席了联欢会,科国民议会副议长、首任驻华大使杰梅莱在致辞中,热情称赞华侨华人是‘真正的朋友’,在科陷入困难时没有离开他们”。看完报道,不由得对科特迪瓦的华侨华人充满了敬佩。在动荡不安的国家中求生存和发展,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能比在其他国家的华侨华人要大出几倍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