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从中国归来,我为总统做翻译

珍妮

  2012年的秋天,傍晚的北京格外温存。金黄的叶子从树上飘落,连同她承载的夏之故事随着秋风飞舞而去。天中弯月似遮还掩,中关村喧嚣散尽,路上行人说说笑笑……或许是耳机中的音乐太过煽情,这座古老而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让我觉得处处都是诗意。

  白驹过隙,五年前的北京金秋,历历在目。

  那时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二,专业是国际关系。除了在校学习,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大概是得益于在北京一家出版公司的实习。

  实习了前后有一年半时间,起初我向“老板”穆老师抱怨实习工资太低,多少应该涨一点儿。

  “翻译书、出版书比不上在雅宝路做好几个亿的生意,却会成为你们一辈子的骄傲。”穆老师一向是善解人意的谦谦君子,那次的声调却有些高。

  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穆老师的话“诚不我欺”,对他提供的实习机会,唯有不尽的感激。在那里,我翻译了四本与中国古建筑和文化方面有关的书籍。现在,我翻译的那些书正带着我骄傲的译者之名,摆在莫斯科和圣彼德堡的书店里。正是通过翻译这些典籍,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真正接触到了中国文化的奥秘,得以用一颗真正的“中国心”与中国朋友打交道。

  学习、旅游、交友……这是大部分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常态。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我要求自己关注今日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当下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中国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哈萨克斯坦的邻邦,其成就世界瞩目。我的理想是成为“中国通”,为促进哈中关系良好发展贡献力量,并把有益的中国发展经验介绍到哈萨克斯坦,为祖国的腾飞建言献策。

在哈萨克斯坦总统府担任翻译工作间隙。

在哈萨克斯坦总统府担任翻译工作间隙。

  2014年,我拿到优秀论文顺利从北外毕业,学会了神秘的汉字,结交了真诚的朋友,见识了神州的瑰丽山川……但三年留学生涯一结束,要面对的便是残酷的现实生活,我怀着希望和顾虑回到了祖国。

  我开始重新适应哈萨克斯坦的生活。2014年秋,我开始在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教中文。尽管教学相当长,但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汉语水平有陷入“停滞”的危险。为了防止汉语退化,我四处寻找机会做翻译。

  为了给自己施压,我对翻译公司“放出豪言”,只要事先提供资料,我有信心给任何级别的人做翻译。可能是运气好吧,我竟然获得了为时任哈萨克斯坦政府总理做翻译的机会。感谢在中国的留学积淀,经过认真和精心的准备,最终成功战胜了这次挑战。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自有山比此山更高。”我又开始幻想,如果能给总统做翻译,那将是多幸福的事儿呀,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不久,命运再次眷顾了我。2015年8月,我终于走进了“传说中”的总统府,在总统与中方代表会谈时,担任翻译。

  那天,又是紧张又是兴奋。虽然提前备好了发言稿,但工作人员又告诉我,总统一般不怎么按照稿子读。我脸上虽挂着微笑,内心却翻江倒海。好在总统一发言,亲切之情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心里,我从小听着他的声音长大,躁动被慢慢安抚了下来,我迅速进入正常状态。幸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时至今日,那情景仍能令我一时失神。

  这次活动后,命运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因为常在各类活动上担任翻译,有幸多次聆听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汉晖先生的指导。张大使的语言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每次在他面前翻译,我都感觉是班门弄斧。所以,当张大使要聘我去中国驻哈使馆工作时,我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