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微总部:为华侨华人回国“双创”创建平台

徐德清

  一、微总部孵化期

  2014年初,中国政府正式发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国务院侨办也推出了“万侨创新”行动,在海外华人感受到中国创新创业(“双创”)的热烈氛围,许多华侨华人和海归汇入到中国的“双创”大潮中。

  2014年元月的一个大晴天,在美国纽约高端大气的时代广场,我走进美国WeWork联合办公设在这里的共享办公大楼去拜访一个客户,立刻就被这里高雅又轻松的办公环境吸引了。这里不但设计新潮时尚,而且租用条件简单实惠,可以租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最低一天只需花费50美元,一个人就可以在这里办公,办公桌椅、会议室、复印机、无线网络甚至是咖啡啤酒,一应俱全。这大大降低了在此寸土寸金地方的办公费用,因此吸引了大纽约地区各个族群各个职业“双创”人士来此办公。

  在全面了解了WeWork的概念和商务模式后,我立刻想到,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的中小城市也做一个类似的众创空间,帮助海外华侨华人更好地回国创业发展。当然,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双创”的环境也不同,我设计的众创空间肯定与WeWork有所不同。我从1997年至2002年曾任总部在纽约的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首任理事长,接待了多批国内各地的科技经贸团,同时也多次率科技经贸代表团到中国多地考察交流。2000年,我还在耶鲁从事研究工作时,融到了一笔创业资金,创办了一个名为“美国无限中国网”的网络公司,专做中美之间的技术、商务的交流和对接。公司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也学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商务经验。由于我之前长期从事微电子行业,微总部(E-Quarter)这个名字和概念油然长生。我要打造的微总部的就是要为回国“双创”的华侨华人铺路搭台,贴近他们回国创业需求,降低他们“双创”的成本和风险,建起属于他们的多快好省的微总部。

宁波微总部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

宁波微总部大数据应用创新基地

  二、微总部1.0版,初战告捷

  幸运的是,我很快找到了国内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和团队,我们做了PPT文件和概念片,在长三角各地路演。更幸运的是,这个概念得到了浙江湖州市领导和科技局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2014年中,我们将浙江湖州市中心的一栋7000平方米的大楼重新装修,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微总部大楼。在大楼的一层,我们借鉴WeWork共享办公模式,刚起步的创业团队可以选择租用这里的办公场所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短短一天。这种灵活的方式与服务,很快吸引众多海归创业团队慕名前来。

  为常年往返于中美之间,我明显发现,许多华侨华人因远在海外,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在中国“双创”的路径;另一方面,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海外人才提供技术和商务支持,甚至帮助它们走出国门。如何为这相互需要的二者牵起“红线”?于是,微总部研发并推出了一个专注于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中小企业对接的线上服务平台——网络众包服务平台。

  在这个线上网络平台上,我们设有“人才专区”,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在这里上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联络方式,系统还会即时显示人才专区提供服务的交易率和成功率;我们又设了“需求专区”,国内企业可以在这里发布项目情况和所需支持,通过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匹配,这些需求将被推送给相应人才。我们作为撮合的第三方,将辅导双方进行谈判,并且设置项目经理管理合作过程,以此降低海外人才和国内企业界于中美之间的交通成本与沟通成本。

  短短两年间,这个线上平台已经汇聚1万多名海外华侨华人,归集了近万家国内中小企业,完成3000多次项目对接,实现总交易额达千万元。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交易达成,让我们越来越确信,我们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微总部的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官方和社会的肯定,2015年10月,湖州微总部创新基地被中国科技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三、微总部2.0版,打造综合创业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