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为亲人扫墓寄托的是思念及祝愿,图为一名华人在亲人墓前献花。(美国《星岛日报》)

  为亲人扫墓寄托的是思念及祝愿,图为一名华人在亲人墓前献花。(美国《星岛日报》)

  中国侨网4月4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1987年的一天,欧阳晴(化名)登上了从中国香港飞往纽约的飞机。她手中拎着一个黑色的手提箱,箱子并不重,可欧阳晴却觉得沉甸甸的。她小心翼翼地拎着,生怕有什么闪失。箱子里,装着一个塑料袋,袋子里盛的是三年前去世的公公婆婆的骨灰。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她的丈夫甄彼得(化名)静静地等待着。他知道,自己未来将在美国安家立业,子孙后代恐怕未来也鲜有意愿回到故乡,将父母的骨灰接到美国是团圆与未来能亲自祭拜他们的唯一选择。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移民来美的华人不断增加,抱有甄氏夫妇这样想法的华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不像一百多年前的早期华裔移民那样,希望去世后能够在中国入土为安,而是选择将自己在中国去世的亲人的骨灰接到美国,形成了一种“死者移民”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美国华人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心态的变化、华裔移民地位以及美国移民政策的转变。

  我替父亲圆了心愿

  在甄氏夫妇居住在布鲁克林一间租来的房间的客厅里,甄彼得父母的骨灰盒被放在壁橱的最顶端。甄彼得时不时擦拭骨灰盒,让它保持一尘不染。在妻子将父母的骨灰带到纽约后,甄彼得立刻找殡仪馆购买了一个骨灰盒,将父母的骨灰恭恭敬敬地摆放进去。

  1982年,甄彼得因工作需要从中国香港调至美国,在出国前,他将父母送回了广东恩平老家,“我的父母老了,在香港无人照顾,想着让他们回老家好一些。”1984年底,甄彼得的父母先后离世,在恩平下葬。三年后,甄彼得决定留在美国,于是出现了开头让妻子回国接父母骨灰来美的那一幕。

美国华人的“最终选择”: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

  甄彼得打算在柏山墓园开发的梯形墓区购置墓地,将父母的骨灰安葬于此。(美国《星岛日报》)

  然而时至今日,每当66岁的甄彼得看见壁橱上的骨灰盒时心中总泛起些许不安,这种不安随着他年岁渐长愈发明显,“我年纪不小了,早晚要去的,这(他们放在这里)是个问题,要解决。”甄彼得说。

  最近,甄彼得心中的石头终于稍稍落了地——1个月前,他有机会参观柏山墓园(Cypress Hills Cemetery)。这个建于1848年的墓园跨越布鲁克林和皇后区两地,是纽约市第一个非教派公墓。1970年代,包括中华公所等十个华人社团就在此购置了墓地,2014年英勇殉职的华裔警官刘文健也埋葬于此。

  甄彼得实地考察了一番后,觉得这里是安葬父母骨灰以及未来自己与妻子安息的理想之地,“一个位置最多可以放四个人的骨灰,我觉得正合适。”甄彼得说,从家坐地铁到墓园仅40分钟左右的路程,“我和太太以后在重阳节、清明节有空的时候都能来看看他们。”

  “我希望父母能够安葬在这里,以后扫墓也方便。”甄彼得说,“其实我父亲也有一个心愿,他年轻时很想移民美国,申请了两次都没成功,我这样也算帮他圆了心愿。”

  甄彼得的选择反映了许多美国华人面临的现实情况,随着年龄渐长,返回中国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让他们越来越觉得吃力,而自己的后代也逐渐在美国生根,“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可能成为中国国内已逝亲人坟冢无人祭拜的境遇。

  死者移民

  在中国文化中,春天的清明节与秋天的重阳节是中国人祭祖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节日前后进行扫墓等活动,为的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以及行孝。这样的传统节日成为华人认祖归宗的纽带,也让亲友有机会一起远足踏青,共叙情谊。

  然而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每逢清明回中国扫墓成为难以实现的愿景。纽约联成公所顾问赵文笙表示,近年来,他看到越来越多人选择将中国国内的亲人的骨灰带到美国安葬,形成了一股“死者移民潮”。不光是来自中国的华侨这样做,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民美国的华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去年秋天,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华侨陈丽(化名)来到联成公所咨询迁移骨灰的事宜。她的丈夫2015年在上海因突发心脏病离世,随后在中国火化安葬。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陈丽思前想后,决定将丈夫的骨灰接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