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5月11日讯 (特约记者 黄岳云) “你要记住,给这三亩多水域面积的青蛙蝌蚪苗投食要根据气温变化来,现在每天上午十点投一次,下午4点半投一次,要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水面上还漂浮着食料,说明你食料投放过多了,一定要注意这些要点。” 5月11日,慈利县岩泊渡镇双合生态综合养殖园负责人戴鹏来到社员零溪镇庙岗村朱立明家中,对他养殖的青蛙进行技术指导。

戴鹏(左)正为社员朱立明讲解给蝌蚪养殖要领

走进慈利县岩泊渡镇双合生态综合养殖园之一的青蛙养殖基地,站在30多亩的基地边上,阵阵呱呱的青蛙叫声从水塘里传来,走近蛙棚里,只见成千上万的斑蛙活蹦乱跳的窜入水中。   

“这个生态综合养殖园是2013年建的,到现在已经投入资本400多万元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已经开始有点效益了,水塘里养的斑蛙,早就被外地的客户订完了。”在青蛙养殖基地,戴鹏与记者聊起了创业往事。

今年46岁的戴鹏,90年代初他高中毕业后,相继干过瓦工、修理工、搞过公路工程、开过摩托车专卖店,他在外面承包工程期间,经常看到媒体披露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或许是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嗅出了商机,2013年,他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回到农村大力发展生态综合养殖园。

几经寻找,他在岩泊渡镇原双合村发现了一块“宝地”,这里千多亩山林、山地绿树葱葱,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于是,通过流转,在这里开始筹建生态综合养殖园,为了节省成本,在开荒建园期间,夫妻俩硬是花了2个多月时间清理乱石,平整园地,修建道路,建好鸡舍,待这一切就绪后,他便一次性购进了1万多只五黑鸡进行散养,与此同时,他又在周边山地里栽上了3500多株美国薄壳山核桃树,养了100多箱蜜蜂和岩蛙,由此,投资200多万的生态综合养殖园基本形成。

戴鹏在给青蛙投食

在精细打理好养殖园的同时,戴鹏还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五黑鸡做好宣传,2014年,就出栏五黑鸡4000多只,总收入达40多万元。在生态综合养殖园创立之初,戴鹏就坚定走“林禽”兼顾的路子。在此模式下,既能维护水土平衡、避免土地污染,又能改善、滋养贫瘠的土壤,培育无公害食品,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可谓一举多得。

戴鹏把山上鸡园、果园建好后,2014年3月,又在岩泊渡镇和平村把承包的30多亩水田改成箱池,建起了斑纹青蛙养殖基地,“一年多时间了,这水塘里养的斑蛙,长大了的、没长大的,产量大约有20多吨,现在订货电话都快打爆了,微信信息也太多了,早就被外地的客户订完了,今年光卖斑纹青蛙的收入大约就有160多万元,五黑鸡的收入也有45万元左右”,在青蛙养殖基地,戴鹏满怀喜悦的对记者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戴鹏的综合养殖业有了起色之后,便成立了种养殖合作社,把周围的村民组织起来,跟自己一同致富。“2016年,养蛙基地共出售商品蛙30多吨,产值达140多万元,目前加入我这个合作社的社员现在已经辐射零溪镇、广福桥镇等乡镇,象朱立明他们3个人的青蛙蝌蚪都是从我这里引种的,我就给他们提供技术,定期上门指导,等青蛙长到能出售的时候,我又进行产品回收,这样降低了他们的养殖风险。”戴鹏乐呵呵的说道。

 戴鹏在观察青蛙的生长

在谈到未来发展时,戴鹏说:“将依托南山桃花园的乡村旅游优势,把生态综合养殖园形成较为合理的“立体交叉式”格局,不断改进生产经营模式,夏季,树上有鲜果,地上有柴鸡、秋季有鸡蛋的“林禽”循环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创建自己的品牌,帮扶更多的群众走上更加富裕的道路。”